制冷系統的蒸發溫度
蒸發器內制冷劑的蒸發溫度,應該比空氣溫度低,這樣機房的熱量才會傳給制冷劑,制冷劑吸收熱量后蒸發成氣體,由壓縮機吸走,使得蒸發器的壓力不會因受熱蒸發的氣體過多而壓力升高,從而使蒸發溫度也升高,以致影響制冷效果,而這個的溫差,是結合空調的投資成本(要降低溫差,必須加大空調循環風量,增大空調的蒸發器,導致空調成本的增加),及制冷工作時能耗費用而綜合決定的。在我們機房空調中,蒸發器采用的是直接蒸發式,這個溫差為12~14℃(見空調與制冷技術手冊P746),而實際上,由于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,不能很好的保證這個溫差,有時在20℃以上(蒸發器上結冰),這樣我們的能耗就增加了。通過計算,在冷凝溫度不變情況下,蒸發溫度越低,壓縮機制冷效果降低,排氣溫度升高。制冷系統中蒸發器的制冷劑,蒸發溫度降低1度,要產生同樣的冷量,耗電約增加4%左右。
影響蒸發溫度的因素有以下幾點:
1. 蒸發器管路結油:正常情況下由于潤滑油和氟利昂互溶,在換熱器表面不會形成油膜,可以不考慮油膜熱阻,但在追加潤滑油情況下,必須選用和原來標號相同的潤滑油,防止油膜的產生。
2. 空氣過濾網堵塞:必須定期更換過濾網,保證空調所需的循環風量。
3. 干燥過濾器堵塞:為保證制冷剤的正常循環,制冷系統必須保持清潔、干燥,如果系統有雜質,就會造成干燥過濾器堵塞,系統供液困難,影響制冷效果。
4. 制冷劑太少,追加氟利昂。 |